进入校飞准备阶段 青岛新机场工程年底前将基本完工

2018-10-21 09:00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阅读 (145054) 扫描到手机

新机场东、西跑道贯通。

文/图 半岛记者 马正拓 通讯员徐东昌 陈杨泽兵 报道

本报10月20日讯 正在建设中的胶东国际机场再传新进展!10月20日,新机场工程一期建设飞行区的东、西两条跑道正式贯通,标志着新机场正式进入校飞准备阶段。

10月20日,随着西跑道最后一块道面混凝土浇筑,新机场东、西跑道正式贯通。据悉,青岛新机场工程一期共建设两条独立运行的平行远距跑道,其中,东跑道长3600米、宽60米,飞行区等级为4F,可起降当前最大空客380、波音747机型;西跑道长3600米、宽45米,飞行区等级4E。工程自2016年3月15日开工建设以来,历时940天。

跑道工程是新机场飞行区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飞行区工程总面积约949万平方米,相当于1300多个标准足球场大小。机坪一期设计机位总数178个,其中,站坪区域近机位为76个,是国内同类机场中近机位数量最多的机场。除跑道工程外,飞行区其他工程,滑行道、垂直联络道、站坪及相关配套工程全面推进,预计明年3月底前基本完成,为2019年中旬完成校飞,年内转场运行提供支撑。

值得一提的是,跑道工程在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方面均有重大突破。新机场是国内首个大面积采用道面沥青复合层新型工艺的机场。在跑道基层表面设置同步碎石应力吸收层加稀浆封层,厚度约2~2.5厘米,对减少反射裂缝、提高道面的防渗水性能、减少道面修补等方面均可起到较好的作用。此外,在新机场跑道建设过程中,还引进维特根SP500混凝土滑膜摊铺机,进行道面混凝土施工。该机械身前配置的布料犁,能够均匀地分布混凝土,机身配有16根重型高频电动振捣棒,振捣范围广、激振力大;同时,机身先进的找平及转向控制系统可确保精确的摊铺效果。滑模施工摊铺作业一次成型、正常施工速度为0.9米/分钟,较以前人工施工节省劳动力10~12人。

进展 年底前具备“初步验收条件”

据青岛新机场建设指挥部有关人士介绍,根据市委市政府确定的新机场建设“五年攻坚计划”,青岛新机场将于2019年下半年转场运行。自2015年底开工建设以来,经过近三年的建设,工程已全面进入大面积装饰装修和设备安装阶段,年底工程将基本完工,具备“初步验收条件”。

其中,航站区的“海星状”五指廊构型航站楼已基本呈现,正在全力推进内部精装工程,全球最大整块不锈钢金属屋面施工基本完成。航站楼按照国际最高绿色三星标准建设,其节能、节水、节地、节材水平处于国内绿色建筑前列。此外,致力打造的“最佳体验的智慧机场”、文化气息与实用价值兼具“海之梦”文化机场,以及“同城同质同价”航站楼特色商贸等工作全面推进,未来的航站楼将全方位彰显“创新、绿色、科技、实用、便捷”等要素,在国内众多机场航站楼建设中独树一帜。

飞行区年底前将基本完成跑道和滑行道施工,国际最高运行标准4F等级跑道即将面世,加上二期将要再建设的2条平行近距跑道,可以满足年旅客吞吐量5500万人次、终端60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100万吨,飞机起降45.2万架次的保障需求。届时,青岛新机场将与北京、上海等国内一线城市大型机场处于同等运行水平,为青岛地区乃至山东半岛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作为新机场重要配套的空管、油料、基地航空公司等建设,也正在全面推进,将与新机场同步运营。机场工程配套的综合管廊工程,处于安装收尾阶段。总长度达19公里的管廊,位列国家综合管廊重点试点项目,同时青岛新机场也是国内首个建设综合管廊的项目,创新性和前瞻性充分彰显。此外,还率先将“海绵城市”理念引入机场,着力打造国内首个“海绵机场”,被住建部列为2017年度市政公用科技示范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