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民惠企放大招!青岛前10个月累计为中小微企业融资近300亿

2018-12-11 13:59 半岛网-半岛+阅读 (143351) 扫描到手机

半岛记者 梁玉鹏 钟迎雪 韩小伟

12月11日,市政府办公厅召开了青岛市惠民惠企政策新闻发布会,市经信委等5个部门对本市近年来出台和实施的主要惠民惠企政策做了介绍。

市经信委:聚焦创新,推动新兴产业发展

一是借力用力,推动企业转型升级。针对企业装备、技术、工艺、产品升级的内在需求,在支持激励企业做大做强、提升品牌质量的基础上,积极用好技术改造这个“传家宝”,对规模以上企业,综合考虑设备投资和新增财政贡献,给予最高300万元的综合奖补;对“专精特新”小微企业,直接给予设备购置12%的补助。同时,支持企业实施智能化改造,对机器换人、自动化生产线、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建设等,给予不同额度的资金补助。

二是问题导向,破解企业共性难题。针对企业反映的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在用好转贷引导基金、股权投资基金的基础上,通过设立小微企业贷款风险共担基金、提高贷款风险补偿比例和担保补助额度等措施,引导银行等金融机构向中小微企业信贷倾斜。今年前10个月,我们通过转贷基金、风险补偿、担保补助、股权挂牌等政策性措施,累计帮助中小微企业低成本融资接近300亿元。

三是聚焦创新,推动新兴产业发展。针对本市新兴产业占比不高、互联网转型点高面低的矛盾,加强政策引导。比如,在产业层面,我们出台了支持软件产业发展和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的系列政策措施,推动软件、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和医药等高技术制造业加快发展;在企业层面,我们对工业互联网平台、制造业创新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和设计中心建设,给予一定奖励补助,引导企业加快技术创新和业态模式转型。

市商务局:加大高新技术企业引进支持力度

一、为加大总部企业引进支持力度,对在本市新注册的总部企业,按照实缴注册资本大小,给予最高额4000万元补助;对首次入选“世界500强”“中国500强”“中国软件100强”“山东100强”的,对年营业收入首次超过500亿元、100亿元、50亿元、30亿元的,都分别给予奖励;对总部企业引进的产业链上下游关键配套项目,按照投资额大小给予相应奖励。

二、为加大高新技术企业引进支持力度,对新引进的高新技术企业给予最高额30万元的奖励,对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点项目给予股权投资扶持。

三、为加大财富金融管理支持力度,对在青岛市新设立和新迁入的法人金融机构,按照实缴注册资本大小,给予最高额1亿元补助;对现有法人金融机构增资的,给予最高额500万元的补助;对新设立和新引进的区域性管辖金融机构并在青岛市汇总纳税的,按照业务管辖范围给予最高额200万元的补助。

四、为加大旅游大项目引进支持力度,对前期规划设计费给予补贴,按照投资额大小,给予最高额500万元补贴。

五、为加大开发区招商支持力度,对现有用地企业已经停产,如果引进新项目,盘活资源,产生效益,由开发区所在区(市)研究给予原企业最高额5000万元、新项目最高额1亿元奖励。

六、为加大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对青岛市新当选和全职引进的顶尖人才,每人奖励500万元;对符合条件的顶尖人才及团队可给予最高额1亿元资助。

七、为加大企业劳动用工支持力度,允许制造业企业在生产高峰期聘用短期季节性员工满足用工需求。

市科技局:在成果转化上,提升科技服务水平

市科技局作为服务推动全市科技创新发展的工作部门,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突出创新引领、实现三个更加”目标要求,坚持问题导向,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主线,在创新源头、科技服务、产业培育三大环节上设计政策、系统布局、精准发力,力求政策真真正正落到实处、便民惠企,为促进全市科技创新发挥应有作用。

一、在创新源头上,加强高端资源集聚

本市科技创新资源并不丰沛,底子不够厚,布局结构也不尽合理。一方面从数量看,驻青公办本科高校仅有8所,科研院所数量也不多,与武汉、南京、西安、成都等同类城市差距较大,而且学科与地方产业匹配度不高。另一方面从结构看,青岛海洋特色突出,但历史上颇有影响的海洋科技成果,如鱼、虾、贝、藻、参五次海洋浪潮,都是海洋一产和基础研究领域,而海工装备、海洋生物医药、海洋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领域相对匮乏,这对本市新旧动能转化和产业转型升级支撑不足。

为此,市科技局瞄准城市创新能力建设和引领支撑产业发展需求,有针对性地出台了引进海内外高端研发机构、高端创新人才和搭建高端创新平台的政策措施,对符合条件的给予项目资助或建设补助,目前已取得较好成效。如,通过“中科系、高校系、企业系、国际系”四条渠道引进高端研发机构50多家,已初步形成集聚效应并逐步开始发挥作用。

二是在成果转化上,提升科技服务水平

科技引领支撑经济社会发展,核心是要将研究开发出来的科技成果转化落地。但长期以来,科技成果转化难问题非常突出,“中梗阻”、“最后一公里”有待进一步打通。把这个问题剖析来看,成果转化是一个系统性工程,涉及要素和环节很多,总体而言,就是需要好的服务环境和条件支撑。

对此,市科技局重点提升四方面科技服务,促进成果加快转化。一是提升孵化服务,鼓励建设运营科技孵化器和众创空间,通过导入政策、资金和服务,为科技成果孵化提供一个好的“窝”。二是提升技术交易服务,搭建技术交易体系,对成交的技术合同予以补助。三是提升科技金融服务,通过政策性资金杠杆撬动,引导银行、担保、风投、保险等金融机构进一步加大对创新创业支持力度。四是提升知识产权服务,通过开展专利补助、设立专利运营基金等方式,引导高校院所和企业加大高价值专利培育和产出。目前,新的技术交易、科技金融补助政策正在修订中。

三是在产业培育上,壮大科技企业规模

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科技型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力军,科技企业数量与新兴产业实力呈正相比关系。目前,本市高企2041家,而深圳1.2万家、广州8600多家。全市中小企业中科技型仅占6%,天津15%、南京10%,差距明显。

为此,市科技局专门以市政府名义出台科技型企业培育“百千万”工程。百,就是遴选百家高成长性高新技术企业予以重点培育和扶持;千,就是持续培育5000家左右“千帆计划”企业;万,就是服务带动超过10000家科技型小微企业尽快发展壮大,重点落实好。针对“百千万”科技企业,市科技局出台了新认定高企补贴、高企减免税、研发加计扣除、“首投”“首贷”“首保”等政策举措。

市工商局:出台20条“真金白银”惠企政策

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推动实现市场主体发展总量新突破、质量新提升、环境新优化的部署,2017年9月,本市印发实施了《关于大力培育市场主体、加快发展民营经济的意见》,针对企业所急所盼,出台了20条“真金白银”惠企政策,全面提高、扩大企业升级转型政策激励标准和奖励范围,积极支持“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为民营企业孵化成长、做大做强提供全链条式政策资金支持,推动实现小微企业“铺天盖地”、创新企业“开天辟地”、大型企业“顶天立地”的发展局面。

《意见》实施以来,本市市场主体蓬勃发展,截至2018年11月,本市实有市场主体134.88万户,同比增长15.73%;其中民营经济市场主体131.62万户,占市场主体总量的97.6%。

为确保《意见》确定的各项奖励激励政策落地落实,2018年2月,市工商局会同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信息化委、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城乡建设委、市金融办等相关部门对《意见》进行逐条逐项梳理,形成了《大力培育市场主体、加快发展民营经济的意见实施细则》,制定了“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及世界500强、中国500强、民营500强和山东100强等各类奖励政策的具体兑现办法,优化兑现流程,确保奖励政策及时兑现到位,惠及企业。

《实施细则》实施以来,市工商局多次召集相关职能部门,对组织企业申报、完善奖励预算及拨付提出了明确要求。根据调度情况,目前,各单位按照各自条线组织了2017年以来的各项奖励申报、预算、兑现工作,其中市工商局对首次入围全国民营500强企业的奖励资金1000万元已经兑现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