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废弃矿坑变5A级景区 周边村民过上好日子

2019-06-12 10:16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阅读 (31231) 扫描到手机

六月的威海华夏城,山环水抱。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崔岩 摄

千里海岸线,一幅山水画。六月的威海华夏城,山环水抱,绿树葱葱。

“这一年,景区知名度大幅增长,全年景区接待游客230.2万人次,收入达到2.3亿元,比2017年分别增长了15%、21%。”6月3日上午,华夏集团董事长夏春亭与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分享了去年的成果,“总书记说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体会到了!”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夏春亭说,“正在对华夏城景区提升改造,要把绿水青山做得更好,让周边的人受益更大。”

“愚公”修山

缔造矿坑上的绿洲

6月3日上午,记者步行于威海华夏城百余米的生态长廊上,8块展板通过修复前与修复后的对比图,详细记录着华夏集团从矿山废墟到绿水青山的嬗变。这里展示的蝶变故事,也曾吸引了去年来此视察的习近平总书记。

“总书记视察后,今年我们又复绿146亩,这是景区最后一片废矿。十几年了,修山复绿算是基本完成。”带着威海味的普通话,短短几句,却能听出夏春亭的“不容易”。

时光倒回到十几年前,华夏城旧址——龙山,每天都是开山的隆隆炮声,毫无节制的开采,让方圆16平方公里的区域七成被毁。

夏春亭就出生于山脚下的夏家疃村,千疮百孔、遍体鳞伤的龙山让夏春亭看着心疼,他产生了一个念头——能不能把这座山修一修。

“没想到,自己吹过的牛,会有实现的一天。”2003年,在塔机行业赚了钱的夏春亭,把目光投向了遍体鳞伤的龙山。

但让夏春亭没想到是,“修个山”这么“麻烦”。

首当其冲,是被挡财路的采石场老板,他们把采石用的炸药放在夏春亭桌子上,扬言断其生路。

其次是缺水。威海市全年大多数时间的降雨量非常少,面对龙山矿坑最高断面107米,堆积矿渣矿粉达40多米的现实情况,无法采用挂网喷泥的措施,只能选择难度和繁复度最大的拉土回填方式。

而这又带来了“在山缺土”的现实问题。修复矿山的土很多都从5千米外专门拉过来。每填一个矿坑,运输车都需盘行而上。一座仅有150米高的山路,工程车需盘9道弯才能将土送到山顶。

困难都没有拦住这位“愚公”——山沟周围被开采,山谷渣石成堆,他因地制宜建成水库,利用水面遮掩作美化。因双面开采导致几乎被大透的山体,他将其规划为隧道,隧道上面覆土绿化,隧道下面通车行人。

凭借“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魄力,夏春亭大刀阔斧。十余年修山不辍,填土方5692万立方米,修复矿坑44个,修建大小水库35个,栽树1127万棵,一座建在废弃矿山上的环保生态城悄然崛起。

为千余村民提供就业

将来还要让他们当老板

昔日尘土飞扬采石场,今朝鸟语花香5A级景区。环境的改变,百姓最有发言权。“修山以前,拉矿的车一过,村里尘土飞扬,呛得咳嗽,衣服也没地方晒,搁哪都是一层灰。”66岁的威海市嵩山街道河北社区居民张福兰,深有感触,那时候村里的人都往外跑,“现在可好,大家都跑来我们这里旅游,人人羡慕我们。”

去年6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了华夏集团生态修复项目,对华夏集团通过生态修复促进文化旅游发展、带动周边村民就业致富的做法给予肯定。

重现绿水青山是第一步,赚来金山银山才能更好地造福百姓。“这个项目,真正让大家感受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真谛。”嵩山街道党工委书记王文萍说,龙山环境越来越好,周边13个村是最大的受益者,就近就业、脱贫致富,乡村振兴有了坚实的支撑。

“2011年回迁住上楼房之后,冬暖夏凉,比以前环境改善了,物质生活也有了一定的提高。”张福兰说,河北社区曾是远近闻名的穷村,华夏集团通过土地置换的形式参与旧村改造,为村里盖了新楼,家家户户都住上了楼房。回迁居民区还配套建设了许多门市房,靠出租门市房,村集体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为老年村民买上了养老保险,为全体村民发上了福利。张福兰说,自己也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

不仅如此,在华夏集团就业的周边居民达到千余人,周边13个村集体收入年均增长14.8%。

如何继续带动父老乡亲共同致富,夏春亭已经有了规划。在他看来,游客留下来,就要把观光游变成休闲游,目前正在做的就是解决其短板——配套服务业,“如果仅仅带动周边百姓就业,这只是一个小的点。下一步,我们要做的是扩大服务业,让百姓从就业变成老板,让这些老板再去增加更多的就业。”

“相信我们的绿水青山,会变成更大的金山银山。”与张福兰一样,周边的村民对未来充满信心。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崔岩 马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