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播很"仓促"、录播变直播 揭秘问政山东背后

2019-06-19 09:24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阅读 (32563) 扫描到手机

问政代表现场投票。受访者供图

开春以来,山东首档省级电视问政节目《问政山东》开播,成为山东省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从录播到直播,从一问了之到定期回访,从省领导现场坐镇到直播连线,问政山东辣味越来越足,观众叫好声越来越高。这档时下最热门的问政节目如何产生?又何以能够持续,辣味不断升级的背后有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记者多方采访揭秘。

短短21天

从提出到首期播出

截至6月13日,《问政山东》已经播出15期,13个省直部门的主要负责同志带队接受现场问政,其中8个部门的主要负责同志参加问政回头看接受了第二次问政。

《问政山东》俨然成为一个引得外省学习的成熟问政节目。不过,不为人所知的是,它在产生之初是何等“仓促”。

今年2月11日,山东召开“担当作为、狠抓落实”工作动员大会,省委书记刘家义从五方面部署工作强调狠抓落实,其中就提到要在全省推行“电视问政”“网络问政”,明确“每周安排一名省直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公开向社会和群众答疑”。

山东广播电视台舆论监督部副主任原宝国表示,在此背景下,《问政山东》开始筹划筹备。怎么问?怎么选题?什么架构?在山东,并没有先例可循。

更大的困难在于时间的紧迫性。从2月11日大会提出推行省级问政到初定的3月10日节目播出,一个月的时间,策划执行一档大型电视节目,这个周期已经逼近极限。但时下山东正处于深化改革爬坡过坎的关键期,初步确定的首播时间与全省狠抓落实的急迫性相比还是有点晚。

于是,根据上级指示,首期节目播出时间提前一星期,最终定在3月3日。

值得一提的是,首期电视问政是录播。现场如何组织?主持人怎样发问?怎么调动问政代表、观察员的情绪?一切都是挑战。第一期总有不完善的地方,但播出了就是胜利。

如此算来,从2月11日到3月3日首期节目播出,只有21天的时间,这个速度不可谓不快。

问政的成功

不在形式在外部决策

5月16日,《问政山东》第十一期节目,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接受问政,曝光了淄博市沂源县某镇某小学多名保安入职多年未交社保,工资低于最低标准问题。问政中,主持人直接连线沂源县对该问题进行问询,沂源县县长头戴耳机等设备略带紧张地回答提问。5月30日,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接受问政也出现了同样一幕,新泰市市长被现场连线回应。

一市(一县)之长,当着全省观众的面被记者追问。这个是怎么做到的?县市领导为何如此配合?

其实答案并不复杂,这是因为背后有上级党委政府的支持。据了解,被连线的县市并不会被提前告知,事先不打招呼,一直到周四下午(节目每周四晚7点直播),省政府相关部门才会确定直播连线的县市区,记者随即赶过去。可以说,被连线的市长、县长对于说什么、怎么说基本没有准备的时间,这也是他们在连线时略显紧张的原因所在。

省委、省政府对于问政的支持远不止这些。首期节目播出之后,一方面节目得到肯定,但也得到指示,“从第二期开始,必须直播”。

录播变直播,这对于节目无疑是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直播有很多的不确定性,受影响更大的是被问政厅局,他们会愿意配合吗?

为此,省里专门成立了协调办公室,从第二期开始,每期都有两名副省级以上领导现场监督坐镇。同时省里要求被问政厅局的相关负责同志和十六市相关部门一把手全部到场,在节目中根据情况穿插对他们的直接发问,让市级干部也动起来。再到后来,节目中直播连线县级领导,真正算是调动了省市县三级部门的积极性。

不惟如此,在节目从产生到目前的所有环节中,省委宣传部门一直关注节目,为节目出谋划策提供指导,省人大、省政协等部门也倾力支持,比如在现场作为问政代表身份出现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就是人大政协分别组织的。

“外围不用我们操心,省里提供了全方位服务,我们只要专注内容。”《问政山东》节目负责人田进说,节目的成功更多不在于节目本身,而在于外部决策,在于省委、省政府全方位支持和各厅局大力配合。外省前来学习,节目形式可以学习,但这个外部条件是外地学不来的。

问政下半场

16市将接受问政

问政代表中有媒体代表、群众代表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第一期《问政山东》播出后,网上不乏质疑声,“是不是和被问政厅局商量好的?都不敢直播”,甚至有网络大V质疑。节目组就把这位大V请来当问政代表,结果他后来成为节目的宣传者。

随着节目推进,厅长的问与答都越来越简短。回答的干脆利索程度,往往体现着后期整改的力度。山东的问政之风,正改变着厅长们的工作作风,思想观念也越来越开放,现场观点交锋不断。

4月25日,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接受电视问政,节目中提到枣庄市48家饮料企业一年内3次集体停业整顿。对此,各方观点激烈碰撞,节目现场相关部门负责人并不承认这种整改有问题,但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张永霞随即提出自己的观点,对企业的严格监管和对营商环境的提升两项工作都要做好。

据统计,节目开播至今已经曝光了60多个大类问题,150多个点上的问题。总体来说,件件有回复,时时有回音。如今“连夜整改”已经成为节目“标配”。尽管有观众质疑“连夜整改”是一种噱头,但原宝国分析,有些问题确实需要连夜整改。比如菏泽某区医院骗保问题,就需要连夜封账掌握证据。

如今,山东已经形成了问政潮流,问政成为省委、省政府推动各项工作的重要抓手,问政也必将持续升级,辣味更足。

田进透露,《问政山东》第一阶段将于今年7月25日结束,第二阶段8月1日开始。当前,被问政的厅局提前三周知道自己部门参加问政节目的具体日期,而下一阶段将压缩为一周,栏目组不再与问政部门对接,被问政部门只能从前一期节目的预告中获知消息,问政也将会有更多看点。下半年的问政重点是山东十六市,也将更好地解决“上热、中温、下冷”的局面。

保密!问政山东直播前,除节目组,没人知道问政问题

5月16日,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相关负责人参加《问政山东》,接受现场问政。受访者供图

根据问政山东节目流程,每期都会涉及四五个问题,先是播出前期的问政调查视频,然后主持人、督办员、问政代表、问政观察员依次出场,轮流对被问政的厅局领导发问、评价。这些问题是如何选择的?这么多问题又是如何把控在70分钟内完成的?

原宝国介绍,一般情况下,在被问政前大约三周,节目组就会跟被问政的厅局接触,了解其工作中存在的难点、痛点、堵点,确定问政的大方向。这个是对厅局公开的,但接下来,节目组就会从各个线索平台遴选有代表性的个案进行调查,这些具体的线索就成了绝对的秘密。

原宝国说,保密工作很难,地方对问政高度警觉,问政调查记者如在采访时被发现,有的地方部门看说不了情,就会立马整改。而在问政之前整改,节目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在节目中问还是不问就成了问题。

严格保密能够保持节目的新鲜度,但也有局限。担任问政点评的观察员也在保密之列,现场点评又不能事先得知问政内容、无法事先准备,这就给其工作带来很大不便。作为问政观察员的山东省人民政府参事宋传杰在参加问政之初,尝试询问问政内容,但得到的答案是:保密!

从大了说,问政是省委、省政府的要求,是各厅局单位和群众对话的一种形式,就是要直面问题,推动解决,改变政府部门工作作风。

“但是具体到县市区的部门,配合就不一定那么好。每个人都说‘节目挺好,但是别问我’。打人家板子,证据粗粗拉拉不精准,会被对方反咬一口。所以我们时刻提醒自己得用笨办法,多学习,反复演练,尽量让片子和演播室形成逻辑链闭环系统。”原宝国说。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范佳 张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