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国际啤酒节发展如何实现从高原到高峰

2019-08-20 16:45 大众网青岛·海报新闻阅读 (17095) 扫描到手机

原标题:青岛国际啤酒节发展如何实现高原到高峰

  啤酒城开城仪式。(徐旻摄)

  靓丽的少女仪仗队。(左修国摄)

大众网·海报新闻青岛8月20日讯(记者 吴爽)1991-2019,青岛国际啤酒节,今年二十九岁了。29年的时间,足以让一个婴儿从呱呱坠地成长为三十而立的青年;足以让青岛啤酒节从一个地方的小型节会成长为享誉国际的啤酒盛会;更足以让一座城市发生天翻地覆慨而慷的巨变。

二十九年的时间,青岛市的经济规模实现了近百倍的增长,成功跃居北方前三,跻身新一线城市之列。啤酒节参与人数更是从第一届的30万达到今年的720万,对经济的直接拉动作用逐年增加。

可以说,青岛国际啤酒节的发展,不仅仅是一个节日的成长蜕变,更是折射了近30年青岛市社会变迁和经济转型的一面镜子。伴随着青岛经济社会的发展,青岛国际啤酒节与城市共生共荣,一同成长。

啤酒节历经“四个阶段”

上个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全国各地日益重视旅游业,作为我国对外开放最早的沿海城市之一,青岛的旅游业迅速成为城市符号之一,举办青岛国际啤酒节,成为当时青岛打响旅游节庆品牌的最佳方案。

正是基于这样的动因,1991年,第一届青岛啤酒节在中山公园西侧花卉区开幕,这也是中国举办的首个啤酒节会盛事。上海师范大学兼职教授、青岛大学文化旅游高等研究院研究员林醒愚作为核心策展人全程参与了1至29届啤酒节,在他看来,啤酒节这29年历程可以分为尝试、积累、提升和绽放四个阶段。

1991-1996年,由于缺少办节经验和固定的举办会场,那时候的青岛啤酒节处在尝试阶段。

“青岛是当时第一个举办啤酒类节日的城市,而国内以城市为基点的大型主题节日活动也不多,所以办节经验严重不足。当时不像现在网络这么发达,需要什么资料都能很方便的找到。就是我们这些创始人在青岛啤酒厂5楼的会议室,以几张慕尼黑啤酒节的黑白照片为参考,琢磨如何去安排一些活动,怎么样去打造节日的欢庆场景。就这样,凭借对啤酒节的想象,第一届啤酒节上演了。”林醒愚回忆说。

此外,林醒愚还表示“节日标志性的定义是特定时间、特定地点、围绕特定主题、有相对特定的人群参加的大型聚会性的活动。”所以节日需要一个相对稳定办节的地点,这样才能形成集聚的效应。“当时的啤酒节没有固定地点,显然作为节日来讲不够成熟。这也是我为什么说这一时期是尝试阶段的原因。”

从最初的所知甚少到一点点摸索并积累经验,啤酒节开始被知晓和重视。1995年被国家旅游局列为“全国重点旅游节庆对外推销项目”,1997年,青岛国际啤酒节正式由地方性节日升级为国家规格,被誉为“亚洲最大的啤酒盛会”。可以说,1997-2002年,是啤酒节的积累阶段。通过这一时期的铺垫,啤酒节逐渐成为一个相对稳定的节日,也有了固定的办节地点——崂山区的国际啤酒城。

“崂山区啤酒城占地300亩,为一个节日专门设一个办节场所,这是一个标志性的事件,在国内的城市里也不多见。”林醒愚表示,2001年,啤酒节还创生了永恒的主题“青岛与世界干杯”,并且有了一直延续至今的节歌,这一切都彰显着啤酒节的日渐成熟。

2003-2014年,是啤酒节提升的阶段。这一时期,节日的地点、主题、节歌等都已确定,但是如何进一步提升影响力,成为这个节日担负的使命。于是,青岛啤酒的百年庆典与国际啤酒节同日开幕,两个盛典一起举办、联袂生辉,使节日的影响力和美誉度大大的提升。

与此同时,2004年,啤酒节正式引进了嘉年华大型游乐设备,完成了饮酒狂欢、演艺狂欢,嘉年华狂欢三大狂欢形式的确定。至今,这三大狂欢仍是世上知名啤酒节的主要形态。青岛啤酒节,开始与国际接轨。

2014年至今,是啤酒节的绽放阶段。2015年,啤酒节主会场迁到西海岸新区金沙滩啤酒城,这个全球最大的啤酒主题乐园,为各种节庆会展、旅游促销等大活动创造了空间和体量上安放的可能,同时,也让啤酒节的品牌内涵得以传承、丰富和提升。

从第一届啤酒节的40多种啤酒,到第29届青岛国际啤酒节的1400余款品牌啤酒;从第一届啤酒节的游客只有30万到今天的720万……如今,青岛国际啤酒节成为世界规模最大的啤酒盛会,影响力和传播力日渐增强。

今年啤酒节期间,国际啤酒节联盟的成立再次彰显了青岛国际啤酒节鲜明的国际范儿,真正体现了啤酒节的开放和国际化。接下来,金沙滩啤酒城酒吧餐饮、大篷经营、节庆活动等将常态化运营,这将是点亮青岛‘夜经济’的一面旗帜,助力西海岸活力之城、青岛国际时尚城建设。

撬动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杠杆

8月4日,在2019青岛国际啤酒节产品展交会现场,哈德啤酒坊总经理、哈工大海洋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戴振东正在和一些企业进行交流。自参加青岛国际啤酒节产品展交会以来,他的企业达成啤酒设备销售意向300余套,交易额达3.24亿余元。

同日,为小众群体定制特定口味的精酿品牌——醇脉精酿展台前,几位外地客商正在咨询他们的运营模式和盈利模式。“参加展会以来,我们已经和40多家外地客商达成了合作意向。”醇脉精酿首席运营官张宽介绍。

有着20多年历史的啤酒酿造设备生产厂家河南省南阳市京德啤酒技术开发有限公司,主要生产100L至5000L各种不同规格的成套精酿啤酒(工坊啤酒)生产设备,以及年产1万至10万吨啤酒厂生产设备。此次展交会中,京德啤酒集中展出了一体化德式酿造设备,因其占地面积小、操作简单、功能完备、性价比高深受欢迎。

“目前,有意向客户近100位,意向成交额2000万元,其中20位左右从事餐饮业,近期就会考虑购入。”京德啤酒展位负责人王勇军介绍。

国际化的啤酒节,也是国际化的商业机遇。因为青岛国际啤酒节的极大影响力,大批游客涌入青岛国际啤酒节金沙滩啤酒城,通过展交会与参展厂商的沟通交流,看到了项目发展前景,纷纷表达了投资意向,成为参展商的潜在客户。如今,青岛啤酒节不仅成为青岛啤酒与消费者接触最广、最具亲和力和互动性的平台,也成为拉动我市旅游、餐饮、时尚经济的一个“抓手”。

从海南到黑龙江,纵贯南北,从甘肃到江苏,横跨东西。29年来,青岛啤酒节这一品牌已经在全国40多个城市绽放。作为我国最早的以啤酒为媒介,集旅游、经贸为一体的大型文化旅游活动,青岛国际啤酒节,每年都以“自带流量”的方式风靡全国各地,同时转化成了重要的社会资源和能量,创造着越来越多的服务和价值。可以说,一杯啤酒,撬动了一个大的节庆产业。

自第25届开始,青岛国际啤酒节跨过胶州湾来到西海岸,它犹如一个巨大磁场,把世界范围内与啤酒相关的品牌、产品、技术、服务源源不断地吸引、集聚到这里。

2015年,“海上啤酒节”直接经济效益8亿元,拉动新区GDP增长0.3个百分点。2016年、2017年,西海岸新区相继举办了以“智慧”和“音乐”为主题的两届啤酒节,节庆规模、参节人数、游客满意度均大幅提升。2018年,青岛国际啤酒节共接待游客630万人次,啤酒节期间金沙滩啤酒城周边区域日租房火爆异常,当年8月新区高档宾馆住宿行业收入达到1.8亿元,同比增长28%。

2019年“活力啤酒节”,在啤酒城宣布门票免费后,火爆行情继续上演。记者从各大订房网站了解到,啤酒节开始,金沙滩啤酒城附近的酒店和民宿的入住率显著提高。记者接连打了几个酒店和民宿的订房电话,都呈现一房难求的情况。

由此可见,随着啤酒节每年影响力的增加,对经济的带动作用也越来越明显。青岛国际啤酒节,如今已成为活跃西海岸新区经济的重要平台。

如果经济效益只是啤酒节的一个表征的话,那么,青岛国际啤酒节作为西海岸新区、青岛对外展示城市形象的靓丽名片,更是汇聚全球资源、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大平台,带来的社会效益将是更加深远的。

东华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专业教师、英国伯恩茅斯大学节事活动专业访问学者刘春章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节庆可以弘扬城市文化、促进社会和谐和进步,这是经济效益所不能衡量的。

“近几年我国主导和主办了很多大型活动,比如一带一路峰会、上海进博会等,不仅增强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而且增强了中国人民的团结力和自豪感。青岛啤酒节对于青岛人民来说,不仅是青岛人民的自豪,同时也是其他地区了解青岛、推介青岛的一个平台。青岛国际啤酒节带来的很多节事遗产,将带来基础设施、知识、政策、情感和社会网络等方面结构性永久的正向变化。”刘春章说。

从高原到高峰 啤酒节未来如何发展

过去的29年,青岛啤酒节作为一种成熟的节庆模式,输出全国40多个城市,啤酒节带来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无法估量。但随着城市管理精细化要求不断提升,举办啤酒节也面临城市管理、安全、食品卫生、环保等等多种因素的挑战。在新的阶段,青岛国际啤酒节如何实现从数量到质量的跨越、从高原到高峰的迈进?

对于青岛啤酒节未来如何发展,刘春章曾有自己的想法。

他认为,啤酒节应该结合青岛的啤酒文化和海洋文化,继续深挖青岛的文化内涵,并做好青岛国际啤酒节的战略性规划,尤其注重青岛国际啤酒节的节事遗产规划。这样,即使啤酒节结束了,节事遗产不会随之消失。比如第29届青岛国际啤酒节的IP形象哈舅和哈舅妈,消费者对IP衍生品的认可度高,反馈也很好。日后设计团队将继续围绕这一主题开发更多衍生品,为永久性IP形象提供更宽广的展示平台。此外,啤酒节要注重互动和体验的场景塑造,以及以节庆和文化为核心的城市整体营销。

欧洲啤酒酿造协会主席蒂亚戈•白兰度表示,青岛国际啤酒节已经举办的好很成功。如果说未来的一些建议的话,他希望啤酒节可以加入更专业方面的知识。比如说,在啤酒节期间,可以举办一些和技术相关的会议或者活动,探讨啤酒的原料、啤酒的技术、设备等,或者举行一些国际性的啤酒赛事,邀请世界各地的酒厂来参加赛事,邀请很多国家的专业的评委来评比,并在青岛进行颁奖,这样无论是在专业程度上,还是影响力上都会对啤酒节更有助力。

上海师范大学兼职教授、青岛大学文化旅游高等研究院研究员林醒愚说,“青岛国际啤酒节取得的成就不容置疑,但前行中仍有可改进之处。首先,没有形成自己特有的文化范式。我们的节日是一个万花筒,啤酒节吸纳和接收了很多国际化的东西,但更应该在锻造和继承自己的文化特质上多下功夫;其次,啤酒节应有必要的理论规划和科学布局,目前这种散化的举办状态,会分散节日的集聚效应,无益于节日的健康成长和可持续发展;最后,现代节庆活动的最大魅力在于推进开放,开放是啤酒节最初的立身之本,这个节日也要有城市的开放担当,甚至还要有国家使命的担当,比如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宏伟蓝图中,啤酒节应该扮演怎样的角色,怎样借助国际啤酒节联盟更好地发挥作用。”

经过29年的发展,青岛啤酒节在不断积累中持续锻造力量,逐渐渗透到城市经济发展与文化繁荣中,渗透到城市记忆中。未来,青岛啤酒节“闭幕不落幕”,将以崭新的姿态,为青岛西海岸新区乃至青岛市的夜经济提供新的动能,助力国际时尚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