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类经济类仍是高考报考热门 大类招生成趋势

2019-08-22 08:53 青岛早报阅读 (46229) 扫描到手机

  高考热门专业总是能够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报考什么样的专业,基本上会直接关系到一个人未来所要从事的行业以及发展的方向。近日,记者采访发现,今年高考考生们报考的热门专业依然是传统的计算机类、财会类等专业。除此之外,部分高校新增的新工科专业首次招生,也受到了考生们的欢迎。

计算机类经济类仍是报考热门

  智能化、信息化、大数据化发展的时代,相关的高校专业也越来越火。从今年各高校的录取情况看,计算机类、信息类等相关专业依然是考生们报考的热点。以山东大学为例,今年该校对专业进行了优化调整,计算机类、软件工程、自动化类等专业进一步升温,机械类、微电子科学与工程、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等专业志愿录取率100%,而人工智能并入计算机类招生,进一步提高了计算机类的报考热度,录取最低分达到634分,超出学校提档线12分,成为学校的热门专业(类)之一。中国海洋大学、青岛大学、青岛理工大学、青岛农业大学等高校的录取情况也是类似,计算机类大类、电子信息类、工科类专业的录取分数线,在各专业中也都是名列前茅。“计算机类比较火,主要跟整个社会发展与大环境有关系,信息化、数据化的发展需要大量的人才支撑,其发展前景、发展空间、工资待遇等也都还不错,自然会成为考生报考的热点。”青岛大学招办副主任刘克涛介绍。今年青岛籍考入北大的12名理科生中,高达5名考生选择了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涉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等专业。

  “财经类的专业也是考生们报考的热点,比如学校的金融学和会计学专业吸引了众多考生报考,一志愿录取率均在95%以上。 ”中国海洋大学招生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实际录取过程中,青大、青理工等高校的财会类录取也是比较火的。

高校传统优势专业依然受欢迎

  记者采访过程中了解到,相当一部分高校的传统优势专业依然受到考生们的热捧。记者注意到,青大临床医学(5+3)、临床医学、临床医学 (招收儿科方向)、临床医学(招收眼科方向)等传统优势专业录取分数线都比较高。山大的数学类、临床医学(5+3一体化)、口腔医学(5+3一体化)、中国语言文学类等专业仍是众多高分生的首选。海大优势特色专业则是跟海洋相关,例如海洋科学专业。作为全国排名第一的“王牌”,海洋科学专业的一志愿录取率常年维持在100%左右。 “高校的传统优势专业在教学水平、师资水平、科研投入等方面都比较高,整个专业的发展很多在全国处于领先位置,这确实会吸引相当一部分有专业志愿、成绩又不错的考生报考。 ”一所高校招生负责人介绍。

新工科专业首次招生获认可

  今年各个高校增加了不少新专业,驻青高校也是如此,其中以新工科专业为主,比如山大增加了材料科学与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生物医学科学、智能制造工程4个专业,海大增加了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中石大增加了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智能科学与技术、智能制造工程等5个专业,山科大新增了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机器人工程专业、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等5个专业。青科大新增了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机器人工程、智能制造工程等4个专业。青岛理工大学则新增了机器人工程、智能建造、智能制造工程等3个专业。

  记者了解到,山东大学网络空间安全专业一志愿报考率达到160%,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一志愿报考率达到77%,两个专业录取最低分超出投档线4-6分,一定程度上说明其还是比较受欢迎的。据海大招生办老师高辉介绍,新增的专业全部招生计划为30人,面向山东省招收5人。从录取情况看,该专业得到了全国考生的极大青睐。 30个招生计划全部录满,一志愿录取率达到90%以上,且录取学生的分数相对较高。以山东省为例,2019年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在山东理工类录取最低分比学校提档线高出10分之多,对一个首次招生的专业而言,取得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青理工新增专业的录取情况也不错,据学校招办主任李俊介绍,今年学校新增的3个专业录取生源质量在所有录取学生中的中等水平。

  “高校新增的专业多是跟经济社会发展、国家重大战略有着密切的联系,比如说山东是新旧动能转换国家级综合试验区,新旧动能转换涉及智能制造、机器人、人工智能、新能源等多个新兴领域,而这些领域的发展都需要大量的综合性人才支撑,这些人才怎么来,就需要高校来培养。 ”高校招生负责人介绍。

越来越多高校加入大类招生

高校按照大类招生也越来越成为一种趋势。比如说,北京大学在我省有19个是按照专业大类招生,涉及数学类、工科试验班类、环境科学与工程类等等;海大的食品科学与工程类、数学类、新闻传播学类都是按照大类招生,青岛大学大类招生则有15个专业类别。值得一提的是,今年还有不少高考扩大了大类招生的规模,或者新加入到了大类招生的行列中来,比如青岛理工大学今年首次尝试大类招生,10个专业按照管理科学与工程类、机械类、电子信息类等大类招生。部分高校也开始尝试打破学院壁垒,实行跨学院大类招生,比如中国人民大学的理科试验班、人文科学试验班、社会科学试验班(管理学科类)和经济学类都是跨学院大类招生专业,学生大一学年末,可再选择具体专业,完成基本分流。

  “大类招生的好处对学校和考生都是显而易见的,学校可以进一步整合优势资源,提高教育教学水平,而学生进入到大类后经过一年的了解,对具体专业了解得更透彻,对自己专业发展的定位也更准确,从而可以更好地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同时减少转专业现象的发生。 ”刘克涛介绍。与此同时,实行大类招生也是各高校适应高校招生改革的一种趋势,“将来高考录取是按照‘专业(类)+高校’的方式录取,而大类招生尊重考生专业志愿的同时,也可以给一些办学水平相对较低的专业兜底。”不过也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大类招生给了学生更多的选择权,这与高校专业发展却存在着博弈。“专业类招生给学校的管理提出了挑战,而且已有经验表明,专业类划得过大,有的细分专业可能会招不满。实行专业类招生的副产品之一,就是那些办学水平不够高的专业渐渐没有学生愿意分流,就自我淘汰了。 ”

  本版撰稿 记者 王世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