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点赞山东荣成:“吃”海有新招

2019-11-17 11:30 经济日报阅读 (18013) 扫描到手机

水产品产量和渔业经济总收入连续30多年位居全国县级市首位,海洋生物食品产业产值过千亿元,山东威海荣成市积极探索传统渔业转型升级之路,推进海洋新兴产业培植和传统产业升级,拓展绿色发展空间和开放发展空间,构建现代化、高质量海洋经济体系,加快向海洋经济强市跨越。

海上建“公园”

每逢节假日,荣成爱伦湾国家级海洋牧场就会迎来一批批全国各地的游客。电子沙盘、多媒体影像、世界鲍鱼壳、扇贝壳展览及VR体验等多样的展览方式,吸引了游客目光;在海洋牧场体验馆,游客们近距离观察刺参、海鞘、鲍鱼等海产品,深入了解海洋生物的生长环境及生活习性等。海洋牧场是荣成围绕经略海洋战略实现传统渔业经济转型发展的路径之一。

近年来,荣成大力建设海洋牧场,全面推进渔业转型升级,海洋牧场基地总数居山东省县级首位。为推动海洋牧场与休闲渔业发展,荣成规划了北、中、南三大海洋牧场和休闲渔业板块,出台专项扶持政策,推行“龙头企业+合作社+渔户”的模式,通过规范海域使用管理,实现集聚高效发展。

荣成以“增殖放流+人工鱼礁+藻场移植+智能网箱”为主要内容,打造各具特色的海上田园综合体。在海上,建设“渔家乐”综合服务区,大力发展捕鱼、观光、采摘等渔趣活动;在陆地,发展海鲜烧烤、海鲜大咖等特色餐饮。同时,发掘渔俗文化,推动海洋牧场与渔家文化相对接。目前,荣成市已开发了几十个特色休闲渔业项目。

远洋建“粮仓”

在山东鑫发渔业集团蓝润金枪鱼加工车间,刚刚出库的金枪鱼还披着雪霜,工人正麻利地分解作业。据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金枪鱼全身都是“宝”,能达到100%利用,生鱼片和罐头全部销往欧美、日韩等国家和地区。

通过深加工海产品,实现产值利润翻番的还有泰祥集团的鲅鱼水饺,现已成功进入欧美国家和地区;赤山集团的嘉美鱿鱼产品远销欧洲、美洲、澳洲等国家和地区,成为亚洲最大的鱿鱼精深加工基地。

为推动新旧动能转换,荣成把目光瞄向远洋,全力打造面向全球的远洋渔业。如今,荣成已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鱿鱼、金枪鱼、虾类产品、冷冻调理食品和海产罐头加工出口基地。鲅鱼、金枪鱼、鱿鱼“三条鱼”悄然“游”出一条完整的海洋经济产业链,催生了20多个海洋食品、海洋保健品、海洋生物药品等规模化精深加工企业群体,“捕全球、卖全球”的格局正在形成,荣成走出了一条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串联的效益倍增之路。

园区变“硅谷”

在威海(荣成)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来自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的教授姜国良正带领他的团队,进行南极鳞虾油提炼实验。荣成市以科技兴海,发展药食同源、特医食品等高附加值产品,着力推动海洋食品加工向海洋生物科技转型,构建起全国最大的海洋食品产业集群,跻身中国产业集群50强。目前,荣成海洋食品加工形成了十大系列1400多种产品。

威海(荣成)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园是推动荣成市海洋产业加速转型升级的载体和引擎。园区充分发挥海洋科技、海洋产业先发优势,聚焦海洋生物产业,大力引进海洋功能食品、高端海洋药物、海洋新材料等高端引领型项目,在推动产城融合、构建创新体系方面交出了一份合格的答卷。

依靠科技,荣成已培植起海洋生物制品、海洋生物新材料、海洋生物医药三大产业集群,研制生产出海洋食品、海洋保健品和海洋生物药品等高端产品。(通讯员 李钟芸)

(稿件原载于2019年11月16日《经济日报》第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