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旬老人食用隔夜海鲜后腹泻、发烧 被诊断为脓毒症

2019-11-23 14:43 澎湃新闻阅读 (13656) 扫描到手机

原标题:七旬老人食用隔夜海鲜后腹泻、发烧,被诊断为脓毒症

一名72岁老人吃了隔夜海鲜后,出现腹痛腹泻、发烧,一度出现意识淡漠的情况,病情危急。

11月23日上午,澎湃新闻记者从接诊这名老人的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了解到,老人于11月21日来医院急诊科就诊,此前已在其他医院接受抗感染治疗,但症状仍未缓解,于是转入该院接受进一步治疗。

据家属透露,老人在发病前2天在家中进食隔夜海鲜,半小时后突然出现腹痛、腹泻,发热达到38.6℃,当时自行服用解热镇痛药,体温下降至37.9℃,但夜间体温又升高至39℃,第二天早上仍维持39℃高烧,于是前往附近医院就诊,被诊断为急性肠胃炎,抗感染治疗1天后,症状仍然没有缓解。

“当时这名病人来医院时,意识淡漠,情况很危急。”上海新华医院急诊科医生王杨表示,经诊断这名患者为脓毒症,血液中也被检测出“革兰阴性杆菌”,这是引起人类感染性疾病的主要病原之一。

院方透露,截至目前,这名72岁患者的体温已经降至正常水平,但仍然需要接受抗感染治疗。

脓毒症究竟是一种什么病?

上海新华医院副院长、上海医师学会科普分会会长潘曙明教授表示,脓毒症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疾病,根据美国重症医学会与欧洲重症医学会发布的脓毒症最新定义,脓毒症即机体对感染的反应失调而导致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如手上破个口、智齿发了炎,急性肠胃炎等,这些日常可见的小毛小病都有可能引发脓毒症,必须引起公众的重视。

类似案例也曾出现在媒体报道中。

据媒体公开报道,来自连云港灌南的一名女性在家里清洗海虾时,右手中指不小心被虾尾刺了一下,最初她没当回事,结果次日她便开始发烧并且双下肢肿胀,后病情迅速发展导致其多脏器功能衰竭,最终不治身亡。而经当地医院诊断,导致其死亡的主要原因,疑似其感染了“海洋创伤弧菌”,该细菌是一种相对罕见且十分凶险的细菌,感染后48小时内死亡率超过50%。

“上述案例也可以称之为脓毒症的一种,许多脓毒症患者,最早出现的就是感染所致的发热反应,这类疾病甚至可以让很多人在短时间死亡。”潘曙明对此表示,通俗地说,各种各样的细菌、真菌在攻破人体机体免疫力后,大肆攻击人体各个脏器,引发强烈的炎症风暴,最终导致感染性休克和多脏器功能衰竭。

潘曙明表示,是否患有脓毒症有三个判断标准,即细菌感染、全身播散和器官功能的障碍。“也就是说,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无法将感染控制在局部,导致感染全身播散,不仅播散,还引起了器官功能障碍。”

但他也指出,遗憾的是,当前大部分公众甚至部分医生,对脓毒症却并不熟悉。“每年脓毒症病例数量都有7%-8%的增长,发达国家的脓毒症死亡率在20%以上。” 潘曙明说,“脓毒症的治疗关键在于规范使用抗生素,明确诊断后一定要在早期足量使用抗生素,才能提高救治效果。”

上述专家认为,当前,应该加强对脓毒症的公众教育,提高社会知晓度,另外还应该增加对于基层医生的培养,提高他们对脓毒症的鉴别诊断能力。此外,在生活中不要吃隔夜海鲜,而如果不小心被虾、蟹、鱼刺伤,应该及时用清水冲洗,一旦出现疼痛、瘙痒、肿胀发热等症状,就必须马上到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