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居实践站实现全覆盖 潍坊新时代文明实践处处开花

2019-12-13 13:38 齐鲁晚报阅读 (28749) 扫描到手机

今年以来,潍坊市潍城区紧紧围绕中央和省委部署要求,强化组织建设,突出片区带动,实施全域推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取得积极成效。于河街道实践片区、十笏园实践街区等特色凸显,“校地联合”“网格化实践”“菜单化志愿服务”等创新举措日趋完善。截至目前,全区254个村居实践站实现全覆盖,开展各类实践活动3000余场,参与群众13万余人次,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向心力显著增强。

构建立体化文明实践组织管理体系

潍城区按照整体化推进、立体化打造的设计思路,构建起区、街、村居三级实践工作体系。

持续推进文明实践管理体系建设。区实践中心负责全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统筹整合和指挥调度;街道分中心负责协调衔接工作,指导各实践站活动开展;全区254个村居实践站配备专管员,负责本村实践计划制定、活动组织开展等事宜。

不断强化调度培训

。通过召开新时代文明实践区街村三级视频会议、每周现场调度会议,以及开展村居实践工作大调研、专管员和志愿者培训等形式,不断推进村居文明实践工作。已连续召开于河、望留、南关、经济开发区、乐埠山等5个街道现场推进会议,常委宣传部长出席并讲话,讲重点、讲方法、讲举措,极大地调动了村居实践站建设的积极性。

推进文明实践制度化建设。制定下发《潍城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双积分”办法》《关于在全区推进“网格化”文明实践工作的通知》《潍城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建设评价办法》等文件,推动街道分中心、村居实践站(所)建设。用制度固定文明实践路径和做法。

扎实推进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体系建设。明确了由区委书记担任区级总队队长、街道(开发区、管理区)党工委书记任分队队长、有关区直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任专业分队队长、村居党支部(党委)书记任村居队长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组织领导体系。充分调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和社区居民的积极性,志愿服务队伍和志愿者队伍持续增加。

志愿服务项目活动开展丰富多彩

潍城区在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打造上,以群众需求为目标,以特色鲜明为导向,以服务质量为标准,深入探索实施各类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涌现出了“菜单化志愿服务”“校地联合”“网格化模式”“节点实践”“仪式传承”“五用一进”“三孝模式”等创新举措,打造了人民商城社区“爱友之家”、仓南街社区“道德门诊”“爱老公益食堂”、河湾村“爱心车队”、西南关社区“传承状元文化”、曹家巷社区“爷爷奶奶一堂课”等众多特色志愿品牌,不断丰富活跃基层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细化志愿服务“制单”“点单”“派单”“考核”流程,形成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长效运转机制,构建起分工明确、措施有力的实践工作体系。通过组织辖区内高校教师、在校大学生深入村居基层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居民群众到高校学习等形式,为居民群众提供了“新鲜可口”的志愿服务“大餐”。

在全区推广“网格化”实践工作制度,以村(居)民小组为基本单元划分实践网格,问计问需于民,为生活困难家庭送温暖、献爱心、解难题,实现精细化管理、零距离服务。

此外,潍城区发挥网上志愿服务平台作用。前期,利用中国志愿服务网志愿服务管理系统,开展“菜单化志愿服务”志愿者注册、服务项目公示、项目点单派单、服务评价等各项工作,网上志愿者注册人数已达43527人。为更好的发挥网络平台作用,区文明办与网络公司合作,打造了具有潍城特色“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平台”,目前已进入测试阶段,即将上线发布。

公共服务资源实现高效利用

潍城区围绕打造服务群众的理论宣讲、教育服务、文化服务、科技科普、健身体育“五个平台”,按照“合理整合、按需归并、集中资源、积聚力量”的原则,成立了理论宣讲、文学艺术、科技培训、教育服务、体育健身、医疗卫生等8支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同时,统筹整合辖区内党群服务中心、文化活动室、民事调解室等各类资源,高标准打造实践阵地,实现“一个中心,一个主题,多种功能”。

区级层面,依托区委党校、郑板桥纪念馆、潍县战役党性教育基地等平台,广泛开展各类理论宣讲活动;依托山东科技职业学院、辖区中小学等教育资源优势,搭建起知识传承、技术传授教育服务平台;依托文化馆、十笏园文化街区、万印楼以及非遗传承人、五老志愿者等资源,打造文化服务平台;通过科协等部门积极参与,开展各类科普知识讲座、科技知识宣传等活动;依托奥体中心、自怡园等资源,打造了自怡园实践公园等服务群众的健身体育平台。街道、村居充分利用党群服务中心、党员活动室、四点半学校、农家书屋、调解室、健身室、棋牌室、文化活动广场等现有资源,整合打造功能完备、设施齐全、服务周到的文明实践公共服务新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