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青岛" 创近五年来新高

2019-12-24 16:05 青岛日报阅读 (29680) 扫描到手机

开栏的话

2019年,青岛发展史上极不平凡、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的一年。

习近平总书记继去年上合组织青岛峰会之后再次亲临青岛,出席庆祝人民海军成立70周年海上阅兵活动,主持中央深改委会议赋予青岛建设上合示范区、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等国之重任,分别为博鳌亚洲论坛全球健康论坛大会、首届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致贺信,把青岛作为中国推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宣示地,擘画了青岛发展的宏伟蓝图,指明了城市发展的战略方向,确立了青岛发展的总定位、总遵循、总航标。

牢记嘱托,奋楫争先。一年来,青岛按照党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担当作为抓落实,用大视野、大坐标、大格局谋划工作,“学深圳、赶深圳”,全面发起15个攻势,城市新动能加速生成,发展新优势加速增创,取得的巨大成就催人奋进,建设开放、现代、活力、时尚的国际大都市全面起势!

潮涌黄海,这座青春之岛的每个角落都洋溢着创新创意的澎湃激情!市场化、法治化理念深入人心,平台思维、生态思维结出硕果,“投资青岛就是投资国家战略”、打造“国际客厅”“南深圳北青岛”成为靓丽名片。这一年,足以让我们骄傲自豪!今起本报推出年终系列特稿——《新使命新担当 新作为新气象 顺势而为 乘势而上 聚势而强——起势2019》,全面展现青岛抢抓国家战略叠加的重大机遇,聚焦使命、勇于担当、迎难而上、创新进取的新成就,汇聚奔腾向前的磅礴伟力,迎接更加波澜壮阔的2020!

□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记者 沈俊霖

顺势、乘势、聚势,大“势”起兮云飞扬。今天的青岛,已经站在了中国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最前沿,战略叠加效应不断彰显,“投资青岛,就是投资国家战略”“来青岛发展,就是站在中国开放发展的新风口”一次次被叫响,成为广泛共识。

站在新风口的青岛不断创造着惊喜,托起人们的梦想,让企业高飞远飞,企业家则用资本为青岛投下了最为关键的一票。

数据显示,今年1-11月,青岛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1.3%,创近五年来的最高增速,居副省级城市首位。其中,民间投资增长20.5%,工业投资增长17.7%,工业技改投资增长42.6%,高技术投资增长102.3%,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增长23.8%,“四新”经济投资增长36.1%。

项目是投资的载体,投资高速增长的背后是项目的大幅增加。今年1-11月,青岛在建投资项目5120个,相当于去年全年的1.4倍。其中,新开工项目2709个,相当于去年全年的1.7倍。

投资的快速增长彰显出社会各界对青岛的信心不断增强。海量资本的投入,为青岛注入强大发展动能,重塑着这座城市的“面子”和“里子”,更强壮了青岛肩负国之重任的肩膀。

“投资青岛”有多热

投资事关经济工作的全链条,是当前抓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正因为如此,投资成为衡量一个城市发展活力与后劲的关键指标。

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全面做好“六稳”工作,稳投资就是其中之一,要求发挥好投资的关键作用,切实增加有效投资。

今年以来,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经济发展面临新的风险挑战,稳投资难度可想而知。青岛把投资作为经济工作的“第一战场”和“一把手工程”,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提速向好、再创新高。

从走势看,今年以来,青岛固定资产投资划出了一条优美的上扬曲线,今年2月-11月累计增速分别为:5.6%、6.3%、4.5%、5.4%、7.5%、8.6%、9.9%、15.3%、17.3%、21.3%。

与全国走势相比较,这条曲线更显“含金量”。今年以来,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低位徘徊,2月份增速为6.1%,到11月份放缓至5.2%。

今天的项目就是明天的产出。“办好一次会,搞活一座城”、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需要资本的浇灌和项目的支撑。随着海量资本的到来,和大批项目的建设,青岛经济社会发展的根基将更加坚实。

投资结构优化“成色”很足

投资是一门学问,投哪里很关键。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引导资金投向供需共同受益、具有乘数效应的先进制造、民生建设、基础设施短板等领域,促进产业和消费“双升级”。

投资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将决定青岛经济发展的质量。今年以来,青岛不断优化投资结构,让资本流向最应该去的地方。

数据显示,今年1-10月,青岛三次产业投资实现了“一转正两上升”。其中,二产投资继续向好,增长12.7%,同比提升9.2个百分点,高于全国10.4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投资增长12.3%。三产投资增长18.7%,同比提高11.3个百分点,高于全国11.9个百分点,投资项目涉及的14个三产行业中,有10个行业投资增长。

重点领域投资稳中向好。其中,工业投资稳步上扬。今年前10个月,青岛工业投资项目1524个,比去年同期增加494个,完成投资增长15.6%,同比大幅提高13.6个百分点;从构成看,占比46.9%的技改投资增长32.6%;从行业看,占比91%的制造业投资明显回暖,结束个位数增长,跃升至两位数增速。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来,全国投资增长缓慢,民间投资低位徘徊,而青岛民间投资却逆势上扬。1至10月,青岛民间投资增长20.9%,高于全国16.4个百分点,增速同比提高22.6个百分点。民间投资的大幅回升,意味着社会各界信心的极大增强。

资本为何而来

海还是那片海,城还是那座城,为何越来越受资本青睐呢?

资本天生就是逐利的。著名投资人孙正义说,投资趋势永远不会错。

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两次视察青岛,两次发来贺信,对青岛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把青岛作为中国推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宣示地,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对青岛的厚望。

青岛阔步站在中国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最前沿,“一带一路”机遇、上合机遇、自贸机遇、黄河机遇,每一个战略都是如此重大,每一个机遇都让人充满想象空间。这让“嗅觉敏锐”的企业家们“心动不已”。

“哪里有大发展,哪里有大未来,我们就到哪里去。叠加国家战略重大机遇的青岛,一定能成为诞生更多‘黑马’的新战场。”创业黑马集团董事长牛文文说。

“青岛在国家开放发展中的战略地位突出,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我们将紧密对接青岛发展战略,整合国内外优质资源,创新合作模式,助力青岛高质量发展。”阳光七星投资集团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吴征说。

“青岛的大格局、大手笔、大开放令人钦佩,我们愿意深度融入青岛建设发展,全面深化互利合作,共同助推我国北方经济高质量发展。”物美集团创始人、多点Dmall董事长张文中说。

“青岛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我们将抓住青岛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的机遇,发挥企业自身优势,深化务实合作,助力青岛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万科集团高级副总裁兼北方区域首席执行官刘肖说。

今年以来,一批又一批企业家慕名而来,走近青岛、了解青岛、牵手青岛,成为青岛“合伙人”。青岛给了他们机遇与舞台,他们为青岛带来了项目和资本。

转换“打法”很关键

为了让“心动”的资本“行动”起来,青岛不断转换思路和“打法”。

青岛意识到,城市越开放,越需要建立平台,平台建得越多,城市的辐射力就越强,开放程度也就越高。今年以来,青岛积极转变思维模式,克服传统的点性思维、线性思维的局限,以平台思维做发展乘法,让各类资源要素通过平台发生互动耦合,推动形成深度关联、跨界融合、开放协同、利他共生的生态系统。

青岛发挥会议、展览聚集新元素、发现新组合的作用,打造一年四季永不落幕的平台。博鳌亚洲论坛全球健康论坛大会、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创意青岛大会、央企青岛行、中国财富论坛、中欧企业家峰会青岛论坛等一系列高规格展会和论坛,为企业交流合作、政府招商引资搭建了新平台。仅3次央企青岛行活动就签约项目43个,总投资1102亿元。

青岛引进大企业和创新创业平台,拉长发展生态链。发挥大企业整合产业链上下游资源的能力和优势,把国内第一排的企业作为以企招企、以商招商的头部资源和集成平台,加快形成产业集聚效应。今年以来,华为、科大讯飞、商汤科技、恒大、启迪控股、正和岛、创业黑马等龙头企业或平台接踵来青,落子布局。

“什么是平台?我认为就是各种资源要素汇聚碰撞发生‘化学反应’的地方。青岛正是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庆峰说。

企业是投资主体,企业家是投资人。青岛鼓励企业家提出打造平台、整合资源、做大做强做成产业集群的好创意,政府来论证企业家的创意,成全企业家的创新,重点培育和打造一批销售收入100亿、500亿、1000亿企业和1000亿、5000亿产业集群。

投资很大程度上就是投环境。要让资本进得来,还要项目落得下。今年以来,青岛把发展环境作为一个生态系统去建设,像自然生态需要阳光、空气和水一样,营造适宜的环境条件,形成政治生态、政务生态、社会生态、产业生态良性互促发展的大气候,为企业打造有利于投资兴业的高水平平台。

比如,青岛着力管好政务服务审批之门,促进审批提速增效,工程建设项目全流程审批时间压缩到85天以内,不少区市把项目审批从以往的各部门“接力跑”,变成“并排跑”,力争实现“拿地即开工”。

春种秋收。今天的投资,就是明天的经济增长。抓住了投资,就抓住了经济工作的全链条。国家战略叠加的青岛,迎来大发展的风口,经济社会发展蕴含着新的前行动力,固定资产投资空间巨大、潜力巨大。只要牢牢抓住投资,稳住投资,青岛的经济社会发展面貌必将焕然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