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访抗日根据地丨渤海之滨红色精神薪火相传

2019-08-26 10:58 大众日报阅读 (49420) 扫描到手机

记者卢昱(右)在采访阳信县王集西街村村民张士德。

记者陈晓婉(左一)采访曹同山之子曹伟德(右一)。

  抗日战争时期,渤海之滨、黄河尾闾,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斗争风起云涌,广大军民用土枪、土炮在青纱帐里打出一片明朗的天。这个夏天,记者再次踏上“老渤海”的红色土地。在滨州,新时代的共产党人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带领老区人民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砥砺奋进。在东营市垦利区,传统石油化工产业绿色转型,现代农业蓬勃发展,创新创业活力迸发。

  抗日旧岁月 时代新力量

  ——重访渤海区抗日根据地

  几树紫薇花,映照满园红。7月中下旬,惠民县渤海革命老区机关旧址内,一张张照片、一件件实物、一尊尊雕塑,向前来参观学习的人们讲述着那段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峥嵘岁月。

  胶河西岸、胶济线北、小清河两岸、渤海之滨……在党的领导下,渤海区广大军民发扬“不屈不挠、艰苦奋斗、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老渤海精神”,用土枪、土炮打出一片明朗的天。

  历史,从来不只是过去,更指向未来。8月中旬,本报记者再次踏上渤海革命老区这片红色土地,感受“老渤海精神”在新时代迸发出的雄浑力量。

  从挖“抗日沟”到铺“致富网”

  在渤海革命老区机关旧址南门广场上,有一处英烈碑廊,黑色大理石碑上镌刻着1982位革命战争年代惠民籍烈士的英名。

  看着一个个陌生的名字、不同的牺牲地点,脑海中的“老渤海精神”,变得越来越清晰。很多人会问,当地老百姓为什么对共产党这么好?答案斩钉截铁:谁对老百姓将心比心,老百姓就会对谁掏心见胆!谁代表老百姓的根本利益,老百姓就跟谁走到底!

  1943年前后,清河区和冀鲁边区的日伪军人数众多,还面临着平原地区缺少天然屏障、自然灾害频发等不利因素,但是,党领导的抗日武装硬是把原本分散的清河区与冀鲁边区连成片,1944年1月合并为渤海区。面对日伪“扫荡”,广大军民长年奋战,到1943年2月,仅清河一区就挖“抗日沟”750多公里,形成了纵横交错、能攻能守的抗日沟网。渤海区军民还利用青纱帐优势,采用“翻边战术”,创造了平原抗战的先锋范例。

  当年的“抗日沟”,如今已被农作物覆盖,而互联网构建的虚拟沟渠,正在为老区人民引入致富“活水”。近年来,惠民县委、县政府依托地域特色,通过奖励、补贴、贷款贴息等方式支持电子商务发展。食用菌、草柳编、黄河沙土……这些极富惠民特色的产品,正源源不断地从“淘宝村”销往全国甚至海外市场。仅2018年,全县电子商务交易额达300亿元,各类电商业户1万余户,活跃淘宝网店3600余家。8月29日-31日,以“淘宝惠民 数智乡村”为主题的中国淘宝村高峰论坛将在惠民举办。

  惠民县还着力推动电子商务与化纤绳网、现代农业等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目前,惠民县139个省定贫困村全部建立电商扶贫驿站,培育了一大批“草根创业英雄”,带动13万人实现创业就业,2万多名贫困人口实现稳定脱贫。在李庄镇东马村,乡亲们也借助电商,日子越过越好。东马村党支部书记方军介绍:“我们村有500多人,基本上家家户户从事电商行业,创收很可观。每年光电商这一块,总收入应该在2000万元左右。”

  一粒粒粮食华丽变身

  抗战时,渤海区是山东的粮仓。尽管当时粮食产量很低,小麦一般亩产约60公斤,但渤海区人民仍省吃俭用,把粮食源源不断运往其他根据地。

  20世纪90年代初期,滨州粮油加工企业兴起,至今已培育壮大了一批领军型粮食深加工企业。

  “一粒小麦,我们能把它变成500多种产品,从种植到深加工能够实现零废料,真正做到有机绿色生产。”滨州中裕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志军介绍,小麦在中裕除了加工成一般的食品外,还涉及了养殖、医疗、新能源、航空航天等领域,一吨小麦的“最终身价”提高了4000元左右。

  粮食华丽变身的故事,每天都在滨州的农字号龙头车间上演。在博兴县香驰集团有限公司,一粒玉米从进车间到出成品,经过上百道工序,开发出葡萄糖、果糖、玉米油等30多种产品。

  “农民增收的关键在于‘换方式’,变分散种植为适度规模种植,变传统耕作为现代化机械耕作。通过标准化种植,提升耕种质量。”张志军总结说。为此,中裕坚持对种粮农户实行“免费供种、免费播种、免费收割、加价收购”的“三免一加”政策,可使农户每亩小麦增加300多元收入,有效地调动了农户发展粮食生产的积极性。

  此外,中裕还大力开展“造血扶贫”,带动形成了100个专业种植村、10个专业养殖村,带动每个贫困村年增收50多万元。综合计算,企业的150万亩优质小麦种植基地,带动30余万农户每年共计增收5.1亿元。

  老区青年践行“老渤海精神”

  抗战时,渤海区一大批年轻人用鲜血和生命诠释了爱国、奉献的精神内涵。当下,老区青年高擎“老渤海精神”旗帜,在各自岗位上奋勇争先。

  8月15日,在沾化区下河乡刁家村,记者见到了滨州市最年轻的女村党支部书记——王娟娟。1990年出生的她,在大学入党,2017年12月当选为刁家村党支部书记。“党员和群众信任我,选我当党支部书记,我必须给村里带来点新变化。”此后,她带领乡亲们种大棚,第一季25个大棚种的西瓜获利颇丰,现在扩成34个棚,里面的菜椒生长正旺。

  在阳信县金阳街道王集西街村,记者见到了36岁的村委会主任张磊。2014年时,他发明了一套智能节水灌溉系统,曾有外地公司欲出价450万元买断,但被他谢绝:“发明这套系统是为父老乡亲省钱省力!”

  最近几年,张磊修路、修桥、疏通村内下水沟,还流转土地搞牧场和农场,想先给乡亲们作示范。

  最近,村北的乡村振兴大舞台启用了,每天晚上连隔壁庆云县的乡亲们都来凑热闹。54岁的张士德忙完自家梨园的活儿,在路口跟记者聊了起来:“俺村在周边算好村了,在整个街道办也数得着。俺村的发展多亏了张磊。过去我那宅子一下雨就屯水,后来他把排水沟用砖砌了,没有排不出的水,太省心了。”

  张磊有一个心愿,那就是入党:“我想从村里入党,感觉意义不一样,这里是生我养我的地方。”为了向党组织靠拢,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张磊憋足一股劲。“今年年底,我的设想基本落地。依托采摘、民宿、垂钓、观光等项目,让乡亲们有盈利点,让村庄有造血功能。我还想建一处村史馆,讲述红色故事,让孩子们感悟当年老渤海区抗战的不朽精神。”

  苇荡深处保军需黄河口边谋民富

  ——重访渤海垦区抗日根据地

  沿着黄河一路东行,当风中泛起淡淡的碱味儿,便来到了东营市垦利区永安镇。

  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曾是清河区军民坚持抗战的稳固后方。凭借天然屏障的掩护,这里不仅安置了兵工厂、医院、银行、学校等诸多机构,为部队提供大量军需,还为部队休养生息提供了一片安全之地。

  藏在芦苇荡深处的垦区抗日根据地发生了哪些故事,红色老区发生了哪些变化,记者沿着历史的脉络溯源而上。

  英雄的讲述者

  1941年,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三旅跨过小清河挥师北进,一举解放了黄河入海口两岸广大地区,建立了以八大组(今永安镇)为中心的垦区抗日根据地。从此,这里成为清河区抗战的稳固后方,清河区党委、行署、清河军区后勤机关及各生产单位、医院、学校和文化团体等陆续从广北、博兴纯化镇一带迁往以八大组为中心的垦区农村。

  如今在永安镇,19处抗战遗址,只有兵工厂、教导营等5处还留有一点点断壁残垣。

  建筑消失了,故事在流传。

  张英士就是其中一本“故事大全”。1982年,张英士开始接触垦区的革命故事,深受触动。2004年甫一退休,张英士开始着手写作《渤海垦区革命史》。如今76岁的张英士老人,对垦区的事件、人物、故事如数家珍,“这种军民鱼水情,放在什么时候都不过时。”

  同样深有感触的还有刘婧。刘婧是永安镇文化站副站长,同时也是渤海垦区革命纪念馆资历最深的解说员。记者随她一路走过纪念馆的9个展区,听她讲述当年的故事,仿佛经历了一遍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

  今年已经是刘婧做讲解员的第十一个年头,她也成了垦区历史专家。“40分钟的素材,忙的时候一天要讲20遍,一天下来累得不想说话。尽管如此,我依然会继续讲下去。英雄的故事需要倾听者、传承者。”刘婧说。

  “家传”的带头人

  在永安,有个80多岁的“新”村——新十五村。1938年,一场大海潮毁坏了老十五村,村民们搬迁到了如今的新十五村。

  7月底,记者来到村民曹伟德家中。在一张黑白老照片前,曹伟德指着合影中一个模糊的人脸告诉记者:“这就是我的父亲曹同山。”

  1939年,医生曹同山受八路军山纵三旅九团团长赵寄洲派遣,冒着极大的危险携家眷打入当时汉奸土匪盘踞的八大组,以开办诊所行医为名,暗察敌情。他想方设法深入敌人内部,掌握了盘踞在八大组的民团武装联庄会的人数、武器装备等重要情况。

  受父亲经历的感召,1964年,22岁的曹伟德结婚仅半个月就参军离开了家乡。1967年8月,在江西抚州执行任务时,曹伟德负伤了。在医院治疗了9个月后,曹伟德转业回到了家乡。

  “不能在军队里冲锋陷阵了,在地方上也要好好干。”1969年开始,曹伟德开始在大队干副书记,一直到1981年退下来,他依然为集体的事情忙前忙后。

  王善文的父亲王锡臣也是一名军人。1947年,王锡臣在泰安的一次战役中牺牲。1962年,王善文成为新十五村的团支部书记、民兵连长,1975年被选为村党支部书记。直到1991年为照顾生病的母亲,王善文才卸任。

  2002年,王善文39岁的外甥女朱梅英接过了新十五村的接力棒,成为新一任村党支部书记。当支书第一年,村里硬化了路面,解决了路面损坏严重的难题,村前一千多亩的泥涝地也建好了沟渠配套。几个大动作之下,朱梅英的威望逐渐树立了起来。

  2010年,村里按照全镇规划要整体搬迁上楼。要做通老百姓的工作,不是易事。“没办法,只能从自家亲戚做起,然后再动员其他人。”朱梅英说。2014年,新十五村实现了全体上楼,村里6万亩土地复垦,统一开发。去年,村里流转出去的土地给每位村民带来2730元的收入。

  如今在村里提起朱梅英,人人都伸大拇指。“我是烈士后人,就是得带头。别人做到的我能做到,别人做不到的我也要做到。”朱梅英说。

  泥碗与金碗

  今天的垦利位列全国工业百强区第89位,诞生于此的万达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位列全国民企500强第54位。该区先后获得国家文明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区、全国健康促进区等荣誉称号。

  而在当年,这里遍地荆荒,海沟河汊纵横,交通极为不便。向南几十公里外的小清河南北,则是人杰地灵的粮棉之乡。舍南取北在垦区建根据地,在当时被认为是“丢了金碗,得个泥碗”的选择。

  历史证明,有了荒草野荆等自然屏障的保护,加之抗日民主政府制定并实施了正确的土地政策,自然环境恶劣的垦区反而成了战火中的一方净土。1941年秋,垦区取得了抗战以来前所未有的大丰收,不仅大部分垦区人民达到了丰衣足食,还为清河区党政机关及军队提供了军需及抗战经费,并生产了大量粮食支援胶东、鲁南等抗日根据地。

  如今,永安依然在不断上演着“泥碗与金碗”的故事。

  去年3月,垦利县万安石油化工有限公司转型成立东营汇通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从高利润的石油化工行业一头扎进挣辛苦钱的农业,总经理党春贵的选择让不少人不解。

  “办厂子不光是挣钱,更重要的是为乡亲们办点实事。”党春贵是西十四村的村民,西十四村曾是垦区抗日根据地被服厂和后方医院的所在地。“党为群众办事从来不求回报,我现在有条件了,干啥事更得想着大家伙。”他说。

  党春贵曾两次去香菇之乡河北遵化考察。去年汇通建厂,一期工程投入1000万元。一年下来收支一核算,要补的窟窿不小。但党春贵不认为这是个亏本生意:建厂第一年就解决了周边110多名村民的就业问题,“今年二期投产后,将提供200个就业岗位,这样每年可以增加农民收入500万元”。

  汇通的身后,永安的现代农业正飞速发展。2019年,永安以打造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为契机,狠抓大闸蟹、水稻、香菇、生猪四大支柱产业,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目前,全镇大闸蟹精养面积已扩大到1.3万亩,粗养面积扩大到1.5万亩,预计年产高品质黄河口大闸蟹1400吨,预计实现年产值2.8亿元。新培育食用菌种植大户3个,每年可创造群众灵活就业岗位400余个,增加群众工资性收入50万元。”永安镇镇长任方旭说。